师资队伍
首页» 师资队伍» 教授» 胡钢
 

胡钢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9-29     浏览次数:

     

826C7BA1F939A1CA66852D5C9010DA3D.jpg

一、基本信息

胡钢,男,1969年11月出生,陕西长武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美国东北大学做访问学者,2025年7月-8月在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学习。

二、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研究

三、开设课程

主要承担本科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及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和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四、学术成果

(一)科研项目

1、省部级

(1)主持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研究,2011.1-2012.12,经费2万元。

(2)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社会调查研究,2016.9-2018.9,经费2万元。

(3)主持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研究,2019.6-2021.6,经费1万元。

(4)主持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城市社区治理重点问题研究,2021.9-2022.3,经费5万元。

(5) 主持陕西省软科学项目:数字化助推陕西乡村文化振兴实现的路径选择研究研究,2024.1-2024.12,经费3万元。

2、校级及横向

(1)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青年项目: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机制研究,2009.12-2012.12,经费8万元。

(2)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专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我国农业科技园区融资机制研究,2013.5-2015.5,经费3万元。

(3)主持杨凌示范区科技计划项目:杨凌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研究,2018.7-2020.6,经费4万元。

(4)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基金: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机制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经费0.5万元。

(5)主持杨凌示范区科技计划项目:新质生产力赋能杨凌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研究,2024.12-2026.11,经费3万元。

(二)教改项目及教学成果

1、主持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项目:专题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中的运用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2018.11-2020.11,经费自筹。

2、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研究与实践,2015.9-2017.5。

3、参与教育部教改项目:主题返乡调研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2016.8-2018.8,经费5万元。

4、参与教育部教改项目:怎样认识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政府实施的“扶蒋反共”政策,2014.12-2017.12.经费2万元。

5、主持2023年校级研究生教育改革课程思政标杆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2023-2024.经费1万元。

6、主持2023年教学改革研究重点研究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三进”的探索与实践,2023.10-2025.10,经费4万元。

7、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25年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名称:思政引领、立足“三农”、强化学理性的研究生“中特”课教学实践探索和实践。

(三)科研论文

1、三代时期土地制度及土地关系流转探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2.2。

2、蒋杰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调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5.3。、

3、农村研究的草根取向,《农业考古》,北大核心,2011.4。

4、我国农业投资模式分析,《商业研究》,北大核心,2007.2。

5、国外科技园区的研究综述,《科研管理》,北大核心2010.17。

6、农业科技园区招商中的激励问题,《西北农业学报》,北大核心,2011.6。

7、Safeguard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ASIN AGRICULTU RAL RESEARCH》,中文核心JULY2017。

8、构建中国新农村的金融支持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1。

9、环保产业企业投资行为的博弈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0、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研究,《农业与技术》,2011.2。

11、文化自信自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蕴和意义,《甘肃社会科学》(CSSCI),2023.5。

12、20世纪30年代陕西省银行农贷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农业考古》,2023.3。

13、数字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4.3。

14、乡村文化数字化的价值审视与策略探析,《甘肃农业》,2024.1。

15、1949年之后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特点及启示,《甘肃农业》,2024.5。

16、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和路径探析,《山西农经》,2023.8。

17、中国近代土地制度变迁的特点与启示,《农村农业农民》,2024.6。

18、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探析—以陕西省S县Y镇为例,《山西农经》,2024.10。

19、生态产业化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探究,《智慧农业导刊》,2024.11。

20、以县域为载体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领导科学论坛》,2025.5。

21、县域文化为载体助推城乡融合发展:逻辑理路、现实诉求和实践探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5.5。

(四)教改论文

1、专题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

2、文学作品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名作欣赏》,2015.1。

3、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5.7。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校思政课“三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大学》,2025.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