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航
首页» 心理导航» 心灵驿站» 感谢不杀之恩:反思高校心理健康
 

感谢不杀之恩:反思高校心理健康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4-11-01     浏览次数:

     

最近高校不太平,走在大学校园里,活着已觉得是奢侈,仿佛不知道什么原因,发生些什么事情,比如一个简单的口角,自己就可能告别这个世界。复旦大学投毒案、南航刺死舍友案,一个个悲剧让揪起了人们紧张的神经,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唤起了人们的一声叹息。实质今日,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已经配备了完善的心理咨询系统,但为什么还是没有能够拯救一条条年轻的生命呢?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系统逐渐的完善,其实更像是一个被迫之举,每年都会发生多起恶性的心理健康事件,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把高校薄弱的心理健康体系一遍又一遍的推到媒体的聚光灯下,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不得不加紧这方面的建设。出于这种原因,高校心理健康系统的使命从建立起并非是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学生,而是避免与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虽然这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后者往往显得更为被动,学生不来,咨询中心就像是一个摆设,很难产生实际的作用。

这也导致很多需要帮助的学生不愿意主动的寻求帮助,他们难以信任咨询中心能够遵循保密的原则,然而心理咨询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信息的保密和安全。部分的心理咨询中心确实承担着一定的上方布置下来的任务,一般而言,出于高校避免责任的目的,一旦学生确实表现出一定的心理疾患和精神障碍,尤其是自杀的倾向,学校的第一反应不是帮助,而是联系家长,退学,送医院。当然,实际上,如何获取学生的信任并不只是只有我们的学校面临的问题,这在全世界的学校心理咨询中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是如果平常能够更主动一些,把工作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应该可以获得更多学生的信任,从而更好的完成工作。

当然,往深处讲,更严重的问题是官僚化的思维。行政系统的思维一向很简单,例如坊间流传,某些地方的领导会给高校定指标某年最多只能自杀2个学生,超过这个数目就要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这种做法把活生生的生命抽象成为了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且过于功利化,对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任何工作。心理健康事件具有很强的偶发性,今年发生在这个学校,明年就可能发生在那个学校,工作人员对于这一任务完全没有掌控感,只能撞大运,反而耽误了正常的工作。

再举一个例子,某直辖市今年五月份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市教委统一给各高校制定了九个字的主题,其中前三个字是中国梦,这种形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激化学生和学校心理健康系统的矛盾和不信任之外,毫无裨益。

未来:主动开展全人教育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接种免疫效应,就是在说服人的时候,如果你先说明了自己的意图,那么说服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也是这样,用同学们的话说,如果有人被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请去喝茶,那么会面之前这个人一定就已经充满了反感,不出乱子已属不易,更别再提进行干预和教育了。搞活动也是一样,大张旗鼓的贴出来“XXX主题教育,学生往往看到了一笑付之,再也难起到什么更深刻的效果。更好的工作方式,是将工作分散的平时,抛掉指标化和功利心,春风化雨般的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如笔者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就会邀请一些社会知名的心理学工作者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相关的选修课(例如陆晓娅老师的《影像中的生死学》,每次选课都会成为同学们争相抢占的课程),以这样一种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自然而然的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的凸显,也和高校的扩招不无关系。我们现在推行的高等教育是一种普及式的高等教育,虽然更多的人得到提升视野的机会,但是学生就业压力和学业压力也在逐渐的加大;过去人们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可以每天泡在图书馆里畅游,可以有美丽的校园邂逅,但是现在这些都很难再发生。大学生活更像是中学生活的衍生,只有不断地继续往上学,出国,读研,站在象牙塔的顶端才可以看到未来。从这个角度来讲,高校心理健康问题不只是高等教育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为我们社会敲响的警钟是: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让年轻人看到希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