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
首页» 信息服务» 学院动态» 我院师生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况
 

我院师生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况

来源:   作者:王静   发布日期:2025-09-03     浏览次数: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学院组织全体师生集体观看了大会直播,共同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

当天上午,师生们早早来到观看地点,怀着崇敬的心情等待大会开始。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当抗战老战士的身影出现在屏幕前,当习近平总书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话语回荡在会场,每一位师生的眼中都闪烁着感动与坚定。

观看过程中,师生们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大家被抗战英雄们的英勇事迹所感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感到自豪。观看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这场跨越时空的纪念,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宣示,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努力学习和工作,以抗战精神为指引,扛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担当。

学术院长卢黎歌教授表示,今天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既心潮澎湃,又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也道出了世界正义力量的心声。回顾历史是为了面向未来,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继承先烈遗志,完成先烈的救国、富国、强国之梦。

学院党委书记闫德忠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极强的思想感召力与时代引领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要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立足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特色定位,聚焦“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国家战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院长杨鹏教授表示,阅兵场上,官兵步履铿锵、装备精良;观礼台上,胸前挂满勋章的抗战老兵神情庄重、面容坚毅,这份震撼与思考,不仅是一场国家盛典,更是一堂跨越时空、连接历史的沉浸式思政大课。作为一名专门从事党史研究的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将引导学生回望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从救亡图存到奋起抗争的执着坚守以及我们与世界深度交融的宏大叙事,在铭记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感悟精神中坚定和平信念,让抗战精神转化为成长力量,助力他们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副院长白永生教授表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不仅是一场宣示铭记历史意志、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奋勇前行力量的重要庆典,也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重要启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把这次重要庆典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上好思政课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将庆典活动元素分解为多个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以多种教学方式呈现,引导学生理解仪式感对国家认同建构的作用,在中外比较和历史比较中引导学生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胡庆有副教授表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当主动传承历史,争做珍爱和平、捍卫正义的先锋力量。唯有从历史汲取智慧,才能携手开创未来,才能使和平与发展的火炬永不熄灭。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应夯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积极帮助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把握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在重大问题上凝聚共识、筑牢思想根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陈亮博士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内心十分激动。新学期即将开始,我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将继续在课堂上讲好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讲好开学第一课。尤其是以此为契机,认真备课,进一步优化讲授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专题中感受和平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中国式现代化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大德、立大志、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形势与政策系教研室主任张龙副教授表示,在全程观看了这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盛典后,我深刻感受到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次涤荡心灵的思想淬炼。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我们思政教育工作者更感责任重大。我们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阅兵展现的强国强军风采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强大动力,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大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唐燕表示,阅兵式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它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强大,更让我们思考个人的责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需要思考如何将观看阅兵式的感动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感动与思考,继续坚守三尺讲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青年教师晋妍表示,观看了激动人心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内心感慨万千。阅兵仪式上,整齐的方阵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既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历史传承,又彰显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使命在肩。未来教学中,我将把抗战故事转化为鲜活的思政素材,让伟大抗战精神在青年心中扎根、发芽,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23级研究生王宁表示,当受阅方队以“零误差”的姿态整齐通过天安门,钢铁洪流卷起的不仅是震撼人心的气势,更激荡着穿越时空的历史回响、底气十足的强军自信与矢志不渝的和平担当,我心潮澎湃、备受鼓舞,更觉使命在肩。如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接力棒已稳稳传递到我们这一代青年手中,我们当以伟大抗战精神激励自己,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中汲取真理力量,在课堂上深耕理论,在实践中扎根基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专业所学服务群众需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青春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24级研究生郭梦辰表示,当80响礼炮鸣响,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享受着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更应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将这份精神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祖国大地。


image.png

编辑:王静

终审:闫德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